首先,我們一般針對的是生活污水污水處理,生活污水處理主要是去除水體中有機物、氮、磷、懸浮物以及一些致病菌。
那為什么是這些物質而不是其他呢,這就要從源頭分析:
生活污水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說通俗一點我們的吃喝拉撒用都會用到水且會產生污水,我們吃的東西基本都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等有機物,而且這些物質像蛋白質、氨基酸、脂肪很多本身就含有大量氮元素或者磷元素,磷還是生物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生物的代謝過程都需要磷的參與(ATP能量),磷也是核酸、細胞膜和骨骼的主要成分。這些經過人體分解,排泄物中有機物和含氮元素的物質就會進入到自然中。還有就是平常用的洗滌劑很多都含有磷酸鹽。
這些物質排放到自然環境中有什么危害嗎?
這里涉及到一個概念:環境承載力,環境承載力又稱環境承受力或環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時期,某種環境狀態下,某一區域環境對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支持能力的限度。
對水體而言,.嚴重的問題就是氮磷的超標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水生植物和藻類大量繁殖,水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水質惡化、魚類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
那有機物有啥危害?
1、有機物氧化分解消耗溶解氧,水體缺氧發生腐敗,產生惡臭,又稱黑臭水體。
2、有研究表明,有機物和含氯..劑結合會產生致癌物質。

懸浮物.直接的影響是造成水體透明度下降,而且懸浮物還是污染物的載體,懸浮物的去除順帶也會去除大量有機物和氮磷污染。
這些物質需要全部去除嗎?
當然不需要全部去除,經過專業人員的實踐及研究,我們制定了很多標準,如《污水排放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還有具體行業的污水排放標準、地方排放標準,我們可以根據污水的來源或者受納水體選擇合適的標準去執行。
所以說,污水處理這些物質都是跟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他會對水體生物環境產生危害,破壞生態系統,.終反饋到的還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