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料?!苯?,在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西城開發區郭家灣村的十堰市餐廚垃圾處置項目現場,伴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餐廚垃圾車師傅李海均按下卸料按鈕,封閉式餐廚垃圾車尾部箱蓋徐徐開啟,餐廚垃圾很快通過接料裝置進入餐廚垃圾預處理間。
“這個項目太好了。過去我們將餐廚垃圾拉到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理,現在轉入餐廚垃圾處置項目變廢為寶?!崩詈>锌卣f,餐廚垃圾車上安裝有定位芯片,可適時監控運輸車輛位置與運行情況,做到餐廚垃圾去向透明可查。
十堰市于2015年成功入選全國第五批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當年,十堰市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中心項目成功立項,2017年正式開工建設。經過數年努力,投資近一億元的餐廚垃圾處置中心目前已建成并成功試運行。
項目占地28畝,采用“預處理+厭氧發酵+沼氣發電”工藝處理餐廚垃圾,服務范圍覆蓋十堰市主城區150萬人口,3000多家餐飲單位,可日處理餐廚垃圾150噸,年平均發電量達160萬度,年產生物柴油2500噸等。
“這里是預處理間,餐廚垃圾首先轉至這里進行預處理,實現油、水、渣三分離?!闭驹谝粭潅}庫式樓房門口,東風(十堰)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師何銀華說,分出來的污水流入下方一個日處理200噸的污水處理站處理至納管標準后,再接入城市管網,油脂流入暫存罐后轉運至其他廠家煉制生物柴油。
記者現場看到,在預處理間下方,排列著兩排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罐體。有一個巨大的綠色圓柱罐體傲然屹立,其背后有一個紅色的小圓柱罐。何銀華指著這兩個罐體介紹說,這個大圓柱罐體是厭氧罐,沼渣進入其中進行發酵產生沼氣。這個紅色的小圓柱罐是熱貯罐,其內溫度恒定保持在35攝氏度-37攝氏度,主要為厭氧罐內的厭氧菌提供適宜溫度,以利于生長發酵。
綠色圓柱罐體旁邊有一個白色的“球形罐”。何銀華說,這是氣柜,貯量為1000立方米,用來貯存沼渣產生的沼氣。沼氣除了發電供廠區使用外,還能滿足周邊500戶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將發酵后的渣料進行脫水,然后堆肥處理,產生營養土,之后出售給園林綠化部門培肥使用。
首座餐廚垃圾處置中心的試運行,結束了十堰市多年來餐廚垃圾的無序流動和非法處置。東風(十堰)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國群說,這不僅可解決地溝油回流餐桌問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還可規范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更好地確保一江清水永續北送。
十堰市主城區共有3000多家餐飲單位,目前大約有20%的餐飲單位與市餐廚垃圾處置中心簽訂了餐廚垃圾收運協議。朱國群表示,他們計劃今年底與80%的餐飲單位簽訂收運協議,明年底爭取實現簽訂收運協議全覆蓋。
(責編:孟哲、王靜)
(本文轉載至人民網,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