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的建設也離不開南明河的故事,央視曾在專題報道中點名南明河的“治河有道”,生態環境部特別推出的【督察整改看成效】欄目也推介了貴陽市探索西部地區大型城市內河治理新路的典型案例,直指南明河。
?
?
2017年,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向貴州反饋了南明河等河流水質受到嚴重污染的問題,水質堪憂,流域治理難題接踵而至。南明河是貴陽的“母親河”,屬長江水系烏江支流,所以也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復清建設自然刻不容緩。
?
?
貴陽市大力開展控源截流、內源治理、疏?;钏?、生態修復等行動,截至目前已新建污水處理廠18座,確保南明河全流域25處黑臭水體全部消除,7條主要支流水質全部達標,水質平均為Ⅳ類,污染物濃度平均下降11.2%,水質有了顯著提升。
?
在岸上,貴陽市嚴格督促貴鋼、貴鋁、水泥廠等污染排放大戶搬遷改造,改善舊小區排污條件,要求新建小區配建污水處理設施,堅決貫徹《貴陽市南明河保護管理辦法》“堅持用*嚴格*嚴密的法律制度,依法推進南明河保護治理,依法推進南明河長治久清”的要求。
?
?
辦法明確指出,南明河保護范圍內禁止擅自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禁止直接向水體排放污水;禁止棄置煤灰、泥土、垃圾、動物尸體等;禁止擺攤設點;禁止違法修建建筑物、構筑物;禁止挖砂、洗砂、取土、堆放物料;禁止使用燃油機動船污染水體等。
?
?
2021年5月,貴陽市還組織調研組開展了《貴陽市南明河保護管理辦法》修法調研。一方面對南明區河段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強調推動轄區內河段水環境綜合治理水平和治理成效再上新臺階。
?
?
值得一提的是,南明河治理實際上早就開始了,但是多方面條件的不足導致“根”難治。治理的初始階段,就有項目負責人感慨“像南明河這樣長距離流經城市、穿越人口密集區、污染重河道黑臭的案例沒有成功案例可循”。因此,實際上南明河治理在不少技術、模式和方法上市有突破的。
?
?
如青山再生水廠,在6個月的實地調研后,首創性提出了“適度集中、就地處理、就近回用”的系統規劃治理理念,形成了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態系統創新技術體系,這也是貴陽首座下沉式再生水廠,日處理規模達5萬噸,出水水質達地表水準IV類標準,并且全部安裝高效生物空氣凈化系統,進一步降低對周圍的環境影響。
?
?
目前,南明河沿線污水廠充分利用了污水資源化技術,每天可提供150多萬噸生態補水,每年可節省跨流域補水資源5億多噸??梢?,黑臭水體治理也好,流域治理也好,用對方法,找準根源,突破技術瓶頸很重要。
?
?
本文轉載自環保在線,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