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4月9日電??(記者邱海峰)應急管理部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共發生森林火災221起,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34.2%;與前5年同期均值相比,火災次數減少48.6%。
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周學文在當天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春防以來,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和各地采取一系列防火措施,同時受疫情影響,人們外出活動大量減少,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為火災的壓力。清明假期,共接報處置了森林草原火災13起,跟去年清明節假期相比減少83%。
“總的看,機構改革后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的體制機制優勢進一步顯現,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不斷增強,但仍然存在火源管控難度大、專業力量不足、基礎設施薄弱等諸多困難?!敝軐W文說,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林區牧區的農事用火、民俗用火、生產生活用火明顯增加,野外火源管控的壓力增加,防滅火的形勢日趨嚴峻。
周學文介紹,春季歷來是國內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關鍵時期,近5年來七成以上的重特大火災都發生在春季。從歷年規律來看,1-4月份主要是華北、西北、華東、華南、西南地區森林火險等級比較高;進入5月份后,東北、內蒙古林區的防火形勢*為嚴峻,春防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要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堅決遏制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和群死群傷事故的發生?!敝軐W文說。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司負責人陳雪峰指出,下一步,防控重點是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將嚴格管控進山入林人員,嚴厲打擊野外違法用火行為,加強火情早期處置,充分發揮衛星遙感、飛機巡護、視頻監控、高山瞭望、人員巡護立體化監測網絡的作用,及時發現、及時報告火情,積極參與指揮撲救。
針對野外火源,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彭小國介紹,野外火源是引發森林草原火災的*主要因素,近10年已查明火因的森林草原火災中,人為原因引發的占97%以上。國家森防辦決定從3月15日至6月15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3個月的野外火源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治理農事用火失管失控、祭祀用火監管缺位、違規生產用火管控的“寬松軟”等突出問題。截至4月5日,全國已累計派出檢查人員7.6萬人次,排查整治隱患5.2萬多處,出動警力6.6萬多人次,查處野外違規用火4331起,處罰1802人,追責問責238人。
周學文說,應急管理部主要在5方面推動火災防控的各項工作落實落地,包括強化工作部署,推動應急指揮、撲救力量、裝備物資靠前;強化監測預警,近期發布高森林火險紅色、橙色預警7期,高森林火險天氣警報80期;強化應急處置,國家森防辦已處置調度森林火災159起;強化指導督導,聯合國家林草局組織13個督察組,對四川、云南等14個省市防火安全進行督導檢查;突出強化提高專業指揮能力,確保撲火人員的安全。
本文轉載自人民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