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見APP獲悉,4月21日,發改委官網發布消息稱,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8〕31號)、《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能源安全儲備制度的指導意見》(國發〔2019〕7號),經國務院同意,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能源局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天然氣儲備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儲氣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天然氣儲備能力。
《實施意見》從規劃布局、運營模式、體制機制、政策支持等多方面提出了四項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優化儲氣設施規劃建設布局,引導峰谷差大、需求增長快的地區適當提高建設目標,建立完善統一規范的設計、建設、驗收、運行、退役等行業標準體系;
二是建立健全儲氣設施運營模式,推行獨立運營,完善價格機制等投資回報渠道;三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公平開放,優化市場運行環境;
四是加大土地、財稅、金融、投資等政策支持力度,激勵企業加速補足儲氣基礎設施建設短板,促進儲氣能力快速提升。
《實施意見》還要求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考核制度,督促各方按時完成各項任務目標。
4月21日,美國紐約WTI原油5月合約價格跌至-40美元/桶、WTI 5月原油期貨價格報-37.63美元/桶,創歷史以來*負值。
事實上,除了原油價格,國際市場天然氣價格亦隨之暴跌。
據澳華財經在線4月21日報道,東亞天然氣價格近日來大跌,歷史上*接近煤炭價格,東亞液化天然氣(LNG)的基準價格相比去年10月已經驟降約64%。
業內人士分析稱,對油氣消費國而言,目前是抄底的好時機。
分析稱,由于近年來我國天然氣消費量不斷上升,預計中國將在未來幾年內超越日本,成為全球*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
有消息稱,中國西部首座儲氣庫群——吐哈油田溫吉桑儲氣庫群已經正式開工建設。這一儲氣庫群總投資達70億元,總庫容為57億立方米。
截至目前,中國共建成27座儲氣庫,調峰能力高達120億立方米。隨著國內天然氣需求繼續增長,未來中國天然氣調峰能力需求或有望超過1000億立方米。
此次多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天然氣儲備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或許意在“抄底”天然氣進口,天然氣消費在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有望加大。
本文轉載自見能源之新,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