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全國共建成并投入運營4000多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日總污水處理規模超過2億m3,但由于活性污泥問題、污水處理費用的拖欠和水量超負荷與設備欠維護等問題導致一大批污水處理設施無法正常運營。
?
?
調研發現,2/3的污水處理廠污泥濃度超過4000 mg/L,1/3的污水處理廠超過了6000 mg/L,有20座污水處理廠污泥濃度竟然超過了10000 mg/L,這會直接導致出水超標;為更好的保障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良性運行,在2020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冶華天首席*、水環境技術研究院院長程寒飛針對污泥處置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他建議完善相應的強制性標準,加強部門協同,從而為污泥科學處置提供落地性支撐。
?
?
污水處理費也是近來關注較多的一個話題。為解決這一問題,程寒飛建議在全國范圍開展污水處理費支付的專項督察,通過此來落實“誰排污誰付費”制度的有效抓手,倒逼排污單位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
?
?
與此同時,成都市政協委員、農工黨黨員、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教授符文熹也要求要完善落實污水處理收費政策,擴大污水處理費征收范圍并加強對自備水用戶污水處理費的征收管理。
?
?
當然,污水處理廠相關的優惠政策也是保障運行經費的關鍵,對此程寒飛表示應該對優惠政策出臺更清晰的說明使得各地統一,減少由于人為理解不同造成執行不一,同時也建議各級政府、業主在污水廠項目建設時將政策帶來的優惠不要計入到污水處理廠收入項;符文熹也提議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用地、用電、稅收等優惠政策,確保相關政策落到實處。
?
?
符文熹指出污水量前期調查和預測是建設污水處理廠的前提,是合理確定設計規模的關鍵,同時加強管網建設,使污水管網全覆蓋,產生的污水全部收集,提高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負荷率。
?
?
城鎮污水處理廠是削減水污染物的重要的公用基礎設施,它也是一個重要的排污單位。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和對生活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污水處理前景廣闊,有業內人士指出,占地盡量少、環境污染小、與周邊環境相協調、能將現代**技術與環保工程有機結合的污水處理廠將成為城鎮污水治理工程新的發展趨勢和方向。
?
?
政策先行,從政策層面保障污水處理廠可持續的正常運行也是很重要的。
本文轉載自環保在線,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